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

影印機知識


  影印機對現代人的生活影響深遠,它的操作原理是很有台中影印機出租趣的。在本文中,我們較為仔細深討影印機的基本原理,但是仍然省略它許多機械設計上的細節。

  影印機是在1938年就由卡爾遜(C。Carlson)和他合作人科尼(O。Kornei)發展出來的。數十年來,雖然影印機有多方面的改進,但是現代影印機的幾個基本步驟仍然脫離不了卡爾遜當初的構想。其方法是將影像照光後,投射於光導電體(photoc台中影印機租賃onductor)上而形成一帶電荷的潛像(latent image),再用具相反電荷的色粒(troner),即俗稱碳粉,使其顯影,然後將這些成像的色粒轉移並定影於白紙上。1938年十月二十二日,卡爾遜和助手首次在紐約證實了這個構想是可行。他們以硫作為光導體,塗布在鋅板上,在暗室中以手帕摩擦硫的表面使帶電,將一塊玻璃板用墨水寫上「10-22-38 Astoria」幾個字,置於硫黃板上,放在白熱燈下曝光。這時字跡已在硫黃上形成帶電荷的潛像。然後在硫黃上灑一層一種石松屬植物的花粉,再小心地將不帶電處所不吸附的花粉去除,此時硫黃層上由花粉形成的字型清晰可見,最後將字型轉移到蠟紙上,加熱而完成定影手續(見圖一)。

  大部分的對這個實驗結果並不重視,直到1946年一個非商業性的研究機構──巴特萊紀念所(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)開始發展這種干印技術,隔年該所與Haloid(即後來的Xerox全錄)訂約研究制造影印彰化影印機出租機。此後影印技術不斷發展彰化影印機租賃,今日這種乾式的影印技術已廣泛地用於各辦公室及圖書館裡。

  影印機光導電體

  影印機的主角是光導電體。光導電體在光的照射下,台中彩色影印機出租由絕緣體變成導電體。它是一光敏感物,在黑暗中其電阻甚大,不會導電;在照光後分子的自由電子增加,電阻減小,可導電。如硒、砷、碲等無機物及其合金均為光導電體,現代是用硒代替最初卡爾遜所用的硫黃。

  在影印機中能接受影像的光導體裝置叫「光承受體」(photoreceptor),一般是在金屬基層(metal substrate)如鋁上塗布一層光導電體如硒,我們就簡稱為硒筒。硒筒之形狀各機形可能不同,一般如平板狀、帶狀或筒狀。光導電體的厚度約數十微米(µm),且需具高的光敏感性(photosensitivity)、安定性及電荷移動性(charge mobility)。早期只用一層光導電體兼具電荷的生成與輸送功能,現在已發展出機能性的多層結構。例如硒上附有氧化硒層,是正電荷的存在層,輸送電荷是在下方的純硒層,最下層的鋁和硒層間又有氧化鋁的夾層,使得電荷儲存和傳遞功能更趨獨立而完善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