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正值結婚旺季,婚宴上喜餅品牌自然少不了喜餅,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,石島的小喜餅別具特色,味道香甜酥脆。因爲手藝好,家住石島管理區的王玉娟名聲在外,經常有人拿著面粉、油等物料上門委托加工。“現在手裏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3月份了。”10月15日上午,王玉娟告訴。
做喜餅是個技術活
10月15日上午,慕名來到王玉娟家時,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撲鼻而來的餅香,香氣誘人。屋子裏擺放著一摞摞大喜餅,色澤金黃,令人垂涎。
“這些都是剛出鍋不久的,等它們涼透了就裝箱。”王玉娟告訴,像這樣的大喜餅口味香甜、松軟,在膠東地區還是比較常見的,最有石島特色的則是小而薄,吃起 來有些酥脆的小喜餅。此時的她包裹的嚴嚴實實,一副“全副武裝”的架勢,正在和弟媳一起忙活著加工喜餅,弟媳和面、成型,而她則站在電餅铛前負責烙制,
“做喜餅是個技術活,做法是有講究的,無論是料的搭配還是烙制的火候都不能糊弄。”王玉娟一邊說著,一邊忙著手裏的活,幾分鍾台中伴手禮之後,電餅铛裏的餅就開始上了顔色,漸漸地散發出香氣來。根據石島的風俗,婚禮上饋贈親朋好友的喜包裏一般喜餅推薦會有兩個大餅,6個或者8個小餅,因此在制作喜餅的時候,往往小餅的數量是大頭,因此弟媳有時間就會過來幫彌月蛋糕推薦忙。
對于制作方法,王玉娟也毫不保留。她說在做小餅之前,需要先把精面粉上鍋蒸熟,所用的油也必須是先在鍋裏燒熟的優質花生油,之後把面粉、油以及白糖、雞蛋 等按照比例拌勻,並且還要過遍篩子。“之所以要用熟的面粉和油,主要是爲了能更好地散發出香氣,並且保存的時間更長。”王玉娟說。
訂單已經排到了來年
在石島,喜餅也被稱爲媳婦餅,根據習俗,新人結婚往往是女方負責烙制喜餅。對于這個習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,王玉娟也說不上來,但是她曾聽姥姥說過,在她們那個年代裏就開始流行。
石島的姜女士今年9月份結的婚,在她結婚前夕,家手工喜餅裏的親戚都過來幫忙一起烙餅,連續烙了幾天才弄完。“那幾天把大家累得夠嗆,最後餅還不夠分的。”姜女士說,現在回想起來,還是有點心疼大家,早知道那麽累人,就找人代做了。
王玉娟今年39歲,從2000年開始制作喜餅。她說,現在的新人結婚所用的喜餅往往都是數以千計甚至是上萬個,工作量喜餅禮盒非 常大,很多家庭爲了省事就會托人代做,由他們提供面粉、花生油、雞蛋、白糖等物料,再加上一些加工費。“每年的4、5月份和9、10月份結婚旺季是我們最 忙的時候。”王玉娟說,10月的20日、26日都是紮堆結婚的好日子,她手裏還有很多訂單,最忙的時候甚至是白天晚上連軸轉,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。
在王玉娟的家裏挂著台中甜點蛋糕一本日曆,上面有很多日子都被做了標記。她告訴:“做標記的日子都是人家來提餅的日子,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來年的3月份。”
幹這個活可真累人
石島的小喜餅已經名聲在外,除了婚禮上用之外,還有不少人因爲喜歡這一口味會專門買來一些解解饞,也有不少當地人在出外探親訪友時會帶上一些,把它當做特産饋贈給親朋好友,因此王玉娟的家裏經常會有人慕名前來“求餅”。
“今天還有個沈陽人過來想做些小喜餅。曾經有人要去韓國看親戚,也來我這帶點。”說起這小喜餅的銷路,王玉娟侃侃而談,言語中能感覺到她有一種自豪感。
在王玉娟家的一塊兒門玻璃上,看到這樣兩行字“大王烙餅真好吃,老宋做飯也不差”。王玉娟笑著告訴,這是女兒前兩天寫的,因此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做餅,平時丈夫老宋下班後照顧女兒更多一些,這讓她感到了一絲絲愧疚。
或許是經常有陌生人登門,王玉娟待人處事也非常熱情。在忙碌的間隙,王玉娟歎了口氣:“幹這個活可是真累呀,可是目前做這個就是我的事業。”她說,她已經打算好了,等村裏改造搬遷後,她不再烙喜餅了,在家全心全意相夫教子。